2025.10.28
广东吉洋视觉专注AOI视觉检测设备 (wafer AOI;wafer cutting AOI;wafer DICing AOI;Wafer mask AOI;wirebond检测)
       SK海力士公开了其包含下一代NAND存储——“HBF(高带宽闪存)”在内的人工智能(AI)产品战略。所谓HBF,是借鉴HBM(高带宽内存)的概念,通过对NAND闪存进行垂直堆叠,从而最大化性能的一种下一代产品。
       SK海力士27日表示,公司于当地时间10月13日至16日参加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举行的“2025 OCP(开放计算项目)全球峰会”,并在会上发布了最新的NAND存储产品战略。
公司表示:“随着AI推理市场的迅速增长,能够快速、高效处理海量数据的NAND存储产品需求正在急剧扩大。对此,我们构建了‘AIN(AI-NAND)Family’产品阵容,旨在以面向AI时代的最优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需求。”
       在大会第二天的高管专场中,SK海力士eSSD产品开发负责人金千成(Kim Cheonseong)副社长作为演讲嘉宾,介绍了AIN产品系列。
       AIN系列从性能(Performance)、带宽(Bandwidth)、容量(Density)三个维度进行优化,旨在同时提升数据处理速度和存储容量。
       AIN P(Performance) 是一款可在大规模AI推理环境中高效处理海量数据读写的解决方案。通过最小化AI计算与存储之间的瓶颈,大幅提升处理速度和能效。公司目前正在以全新架构设计NAND与控制器,计划于2026年底推出样品。
       AIN D(Density) 是一款以低功耗、低成本存储大容量数据为目标的高密度解决方案,适用于AI数据存储。该产品旨在将基于QLC的TB级SSD容量提升至PB级,同时兼具SSD的速度与HDD的经济性,定位为中间层级存储。
       NAND闪存根据单个存储单元(Cell)可存储的比特数量不同,分为SLC(1bit)、MLC(2bit)、TLC(3bit)、QLC(4bit)、PLC(5bit)等多种规格。
       AIN B(Bandwidth) 是通过垂直堆叠NAND来扩大带宽的解决方案,这正是公司采用“HBF”技术的产品名称。
       SK海力士启动AIN B研究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内存容量不足问题,其核心在于将高容量、低成本的NAND与HBM堆叠结构相结合。公司正在研究将AIN B与HBM协同部署,以补充容量不足等多种应用场景。
       为推动AIN B生态系统发展,SK海力士与美国SanDisk于8月签署了HBF标准化谅解备忘录(MOU),并于14日晚在OCP峰会会场附近的科技互动中心(The Tech Interactive)举办了“HBF之夜”活动,邀请了多家全球大型科技公司的代表出席。
       当天活动由海内外教授组成的专家团以圆桌讨论形式进行,吸引了数十位业内主要架构师与技术专家参与。会上,SK海力士提议业界携手加速NAND存储产品创新。
       SK海力士开发总括安贤(Ahn Hyun)社长表示:“通过本次OCP全球峰会和HBF之夜,我们展示了SK海力士作为‘全球AI内存解决方案提供商’在AI为中心的快速变革市场中的现状与未来。未来,我们将在下一代NAND存储领域继续与客户及各类合作伙伴携手,努力成为AI内存市场的核心玩家。”
SK海力士,率先量产HBM4?
       据业内消息,SK海力士已向其位于清州、正建设中的高带宽内存(HBM)等DRAM生产基地——M15X工厂运入首批设备。
       据业界27日消息,SK海力士当天开放了正在清州建设的M15X工厂的首个洁净室,并开始设备搬入工作。M15X是SK海力士在现有M15工厂基础上追加投资超过20万亿韩元建设的扩建生产基地。
       此前,自去年年底起,SK海力士已将部分在京畿道利川园区工作的DRAM员工调往清州园区,启动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前期准备工作。随着当天设备搬入的开始,公司也在加快推进原计划于年内完工的目标。
       SK海力士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:“M15X计划以应对客户需求为出发点,重点量产下一代HBM产品。我们将根据明年客户对所需产量的可见性情况,逐步扩大产能(capacity)。”公司还补充道:“虽然目前不便透露M15X的具体运作细节,但可以肯定的是,到明年年底不会因为厂房空间限制而出现HBM供应不足的情况。”
       业内认为,随着M15X设备搬入的启动,SK海力士将进一步加快HBM量产步伐。据悉,SK海力士今年的HBM产能已全部售罄,并且在三星、美光三大存储厂中率先完成第六代HBM(HBM4)的量产准备,目前正与英伟达就供应量进行谈判。
郑重声明:
1、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。
2、本文仅供学术交流,非商用。如果某部分不小心侵犯了大家的利益,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