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.09.09
广东吉洋视觉专注AOI视觉检测设备 ( 芯片检测AOI;深度学习算法AOI;一键快速编程AOI;半导体晶圆AOI;人工智能AOI )
人工智能(AI)运算需求爆发式成长,共封装光学(CPO)技术成为半导体产业新战场,2026年将切入英伟达Rubin系列,产值上看百亿美元。 SEMICON Taiwan 2025前夕,硅光子国际论坛率先揭开序幕,台积电与英伟达(NVIDIA)再度携手,抢攻AI资料中心超级运算庞大商机。
法人分析,随着英伟达Rubin架构与CPO技术大举导入,相关台厂有望成为最大赢家。其中,波若威、光圣在光纤元件与连接器领域具备领先地位;志圣、弘塑、辛耘则切入封装与测试设备供应链;旺硅、颖崴掌握高速测试解决方案。这些公司不仅有望直接受惠英伟达与台积电的合作,也可能因CPO标准化后,进一步进入国际资料中心供应链。
去年被视为硅光子产业「启蒙年」,台积电研发副总徐国晋表示,随技术进展,未来几年硅光子需求可望呈倍数成长。硅光子最大价值在于提升能源效率,目前台积电已在多项技术上取得突破。
台积电处长黄士芬指出,AI运算的发展导致「记忆体墙」效应日益严重,传统电气互连无法应付超大规模资料传输。硅光子则能透过三路径扩张:波长分工多工(WDM)、单波长速率提升、先进调变技术。其中,马赫-曾德尔调变器(MZM)适合高速高功率场景,微环调变器(MRM)则兼具小尺寸与高密度优势,成为CPO实现高效传输的核心元件。
黄士芬强调,台积电已建立完整制程设计套件(PDK),涵盖波导、分光器、波长合波器等模组,显示其在光子积体电路(PIC)制造的技术实力。随着异质整合与先进封装成熟,台积电正积极推进光学解决方案的落地。
英伟达打造多重网络架构,包括NVLink用于连接GPU芯片、InfiniBand和Spectrum-X乙太网用于扩展运算基础设施,而台积电提供英伟达最强火力支援。英伟达网络部门资深副总裁Gilad Shainer指出,英伟达的Rubin架构所采用之CPO,利用微环调变器,将功耗效率提升3.5倍,网络弹性提升10倍。未来CPO技术透过将光学引擎直接整合至芯片封装中,大幅缩短讯号传输距离、降低功耗并提升系统密度,成为解决AI运算瓶颈关键技术。
市场数据也呼应这股热潮,法人指出,若Rubin架构全面导入,最快2026年起将形成百亿美元级新蓝海,2030年CPO占高速资料传输解决方案比重可望突破50%,将带动硅光子元件、先进封装与网络设备厂同步受惠。
郑重声明:
1、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。
2、本文仅供学术交流,非商用。如果某部分不小心侵犯了大家的利益,请联系删除。